《国际经济评论》2022年第1期(第157期)
《国际经济评论》2022年第1期
目录及内容提要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回顾与展望
张燕生 裴长洪 毕吉耀 洪晓东 杨国华 宋 泓
早熟的代价:保持制造业发展的理由和对策
蔡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劳动价值—— 关于劳动股权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叶荷
开放没有回头路:中国应对资本流动冲击的经验及启示
管 涛 殷高峰
数字技术如何改变金融机构:中国经验与国际启示
王勋 黄益平 苟琴 邱晗
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下的中美叙事框定与演变趋势探析
曹德军
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特征事实、内生动力与现存挑战
陈骁 张明
碳中和目标下的欧盟能源气候政策与中欧合作
江思羽
在乡村振兴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来自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
茅 锐 林显一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回顾与展望
摘要:值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周年之际,2021年1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国际贸易研究室联合组织召开了“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核心是积极参与全球化、把握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体制机制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推动了全球化的深度、广度达到最好水平。现在的国际环境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化出现倒退;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方面越来越注重意识形态以及日益强调国家安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从关注贸易自由化到更加关注边境后措施。区域化是对全球化进程的肢解,世界贸易组织可能成为制度之争、话语权之争和发展模式之争的场所。但只要世界贸易组织不宣布解散,它就永远是反对全球经济治理中霸权主义、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阵地。世界贸易组织要想有所作为,就需要摒弃一些阻碍其有效运转的机制和程序。未来多边贸易体制发展的关键是融合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基于对等的公平贸易和基于共享的包容贸易,主要大国共同推动建立自由、公平和包容的多边贸易新秩序。
作 者:
张燕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裴长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毕吉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洪晓东(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
杨国华(清华大学法学院、WTO临时上诉仲裁机构)
宋 泓(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早熟的代价:保持制造业发展的理由和对策
摘要:中国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增加值占GDP比重的下降,无疑与人口机会窗口的逐渐关闭有直接的关系。然而,进一步分析中国目前所处阶段的产业发展潜力,并从统计上进行国际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制造业传统比较优势并未完全丧失,新优势潜力巨大,因此,制造业比重下降是一种早熟的表现。这个趋势的延续,将显著缩短资源重新配置的链条,挤压生产率提高的潜力空间,从而过早、过速削弱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稳定制造业增长和经济占比,需要从更新产业政策理念和实践出发,通过扩大资源配置范围、促进增长的分享性、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使制造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 者:
蔡 昉(中国社会科学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劳动价值 ——关于劳动股权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命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劳动价值得到充分实现,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按劳分配。可以探索通过劳动股权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赋予其资本属性,让劳动像资本一样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劳动股权并不排斥资本权益,而是以平等的地位与之共存。劳动股权也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唯一方式,但它可以成为中国多种所有制长期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实现劳动价值、促进共同富裕的一个探索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使我们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为劳动价值新的实现形式提供中国方案,从而为人类探索先进制度作出中国贡献。
作 者:
叶 荷(中国世界经济学会)
开放没有回头路:中国应对资本流动冲击的经验及启示
摘要:本文回顾了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中国六次应对资本流动冲击的经验,认为中国逐渐从最初的以行政管制手段为主,转变为更多发挥市场调节和宏观审慎措施的作用。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保持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增加汇率政策弹性,维护经济金融体系健康,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等经验,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信心。然而,扩大开放后,金融政策的外部制约增强、资本流动的顺周期波动和跨境传染风险上升,以及国内宏观政策溢出效应放大等,将更加考验中国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为实现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需要完善金融对外开放配套基础设施,坚持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开放,牢牢把握金融开放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同时做到扩大开放与防范风险齐头并进。
作 者:
管 涛(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银证券)
殷高峰(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数字技术如何改变金融机构:中国经验与国际启示
摘要:近年来,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不断融合,在催生新兴数字金融业态、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交易最大的难题在于处理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数字技术的最大贡献恰恰是帮助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尤其是那些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触达、难以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中国数字技术与金融创新在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获客难”“融资难”问题方面,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路径。这些创新对传统金融机构甚至对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数字技术与数字金融的发展,推动了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并对监管效率提升提出了新要求,中国金融监管的实践也对世界金融监管改革提供了新的借鉴经验。
作 者:
王 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苟 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邱 晗(国际清算银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下的中美叙事框定与演变趋势探析
摘要:战略叙事是政治行动者实施的意义塑造装置,构成大国竞争的话语武器。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背景下,恐惧情绪、阴谋论、排他性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话语在社交媒体平台极速传播,“他者”叙事致力于解构对方的领导力合法性基础,推进叙事强制与情感动员。在疫情前半段时期,特朗普政府言辞激烈,敌意叙事让中美信任螺旋下降。后疫情时代,拜登新政府上台为打破叙事惯性提供机会之窗。作为典型的建制派总统,拜登尽管依然会强调对华竞争,但是叙事风格更加理性平衡。针对拜登政府相对克制、保持“战略耐心”与有限多边主义的叙事导向,中国可以采取更多元的叙事应对方略,“小步慢走”重塑中美叙事空间。
作 者:
曹德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特征事实、内生动力与现存挑战
摘要: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9月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将会促进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变,而这个过程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绿色债券作为其中的重要品种,未来也将迎来快速增长。海外绿色债券市场兴起较早,且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绿债标准和运作体系,其在项目评估、资金用途和管理、信息披露、政策激励等方面的制度安排都值得国内市场借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起步较晚但增长较快,其绿债品种、发行主体、投资者等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跨境绿色债券的发展相对缓慢。目前,绿色债券带来的良好声誉与政策支持带来的监管红利,是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内生动力,但后者的实施力度不足一定程度限制了绿债市场的发展;同时,中国的绿债市场存在多方面现实挑战,包括存在洗绿漂绿现象、发行者积极性不高、交投不活跃等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对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四点建议:尽快统一绿债标准,实施更大力度政策优惠,加强监管打击洗绿漂绿,促进绿债市场内外互通。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未来的发展与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 者:
陈 骁(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张 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碳中和目标下的欧盟能源气候政策与中欧合作
摘要:碳中和目标下的欧盟能源气候政策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是核心目标与关键途径;切实提高减排雄心,立法保障目标实现;强化可再生能源与能源效率目标,聚焦建筑、交通和工业等领域以落实减排任务;突出碳定价在减排中的作用,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防止“碳泄露”。欧盟旨在通过引领理念、技术和规则成为全球低碳领导者,能源转型与气候行动是其实现经济复苏的重要抓手。中欧互为重要的气候合作伙伴,在碳中和目标、中美合作局限与地缘政治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双方在气候能源领域的竞合关系进一步凸显,碳定价与绿色债券正在成为中欧合作的焦点领域。展望未来,中欧应加强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立场协调,共同维护与构建公平合理的气候治理多边机制;重视第三方市场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与绿色融资;促进在以市场工具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协调合作,共同引领和制定相关国际标准与规则;积极开展绿色技术创新与研发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广泛的技术解决方案。
作 者:
江思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在乡村振兴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来自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乡村经济已取得长足发展,然而以城乡失衡为主要表现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加快乡村经济转型是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城乡再平衡的重要政策思路。鉴于全球的乡村发展不是孤立的议题,中国应加强对已跨越经济转型阶段的发达国家在推进乡村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政策进行总结和借鉴。本文通过回顾四个发达国家的乡村转型历史,发现法国的主要做法是以土地集中和产业再分布实现“均衡化”发展,德国的主要做法是从对乡村边缘化的被动调整到“城乡等值化”的主动改革,美国的主要做法是以完善的制度和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共生型”发展,日本的主要做法是组织化设计和体制化运作的农业振兴体系。基于上述发达国家的乡村转型成功经验,本文认为中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促进城乡再平衡发展应注意三方面问题:一是要健全乡村振兴的体制化设计和社会合作网络,二是要优化城乡融合的产业布局和多元化产品体系,三是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共生型发展。
作 者:
茅 锐(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林显一(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期刊